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痛风的发生与高嘌呤饮食关系密切,同时痛风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有关。为倡导健康饮食,预防疾病,更多的医生学者把“高尿酸血症”加入到原来的“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中,组成新的“四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
反复发作的痛风病人不在少数。在医生眼里,痛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是很差的,门诊复诊率也很低,很多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没有降到360umol/L以下,治疗不达标。
成都痛风专科医院陈建春主任说这主要是因为:
一、病人对痛风的认识不足,以为“关节不疼了,痛风就好了”
痛风的病人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仅表现为血尿酸水平升高,而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导致不被引起重视,即使出现关节肿痛的症状,吃片止痛药,疼痛就会消失,以为“关节不疼了,痛风就好了”。很少痛风患者会到风湿免疫科规范诊治,科学管理自己的血尿酸。
二、在痛风病友中广泛流传着“降尿酸药物用不得,伤肝又伤肾!”的错误观念。
1.痛风患者出现肝损伤的原因
痛风病人,大多体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的不在少数,这里面就有很多病人会有脂肪肝,抽血化验肝功会有转氨酶、转肽酶升高。很多痛风病人,在关节疼痛之前,并不知道自己体内血脂及肝功情况。也就是说,这类痛风人群,本身肝功能就不正常,而不是用药之后才伤肝的。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痛风的病人“病急乱投医”,关节疼痛发作时,抓起一把止痛药就吃,因痛风关节疼痛剧烈,一天吃5-6种止痛药的病人大有人在。要知道止痛药物临床上一般不能2种及以上同时服用的。5-6种止痛药下了肚,伤肝风险当然是大大增加的。所以,痛风止痛,还是要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
2.治疗痛风的药物,对肝肾影响并不大。
治疗痛风的过程中,除了止痛药,常用的药物还有“秋水仙碱、苯溴马隆、非布司他”,遵医嘱用药,发生肝肾损伤的风险并不大。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