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在高尿酸状态下产生。其自然病程分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也常伴发代谢综合征,如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
成都专治痛风说明痛风的治疗包括消除急性发作症状和长期有效的控制血清尿酸水平。长期有效的控制血清尿酸水平的核心是降低血尿酸水平至使组织中沉积的单钠尿酸盐溶解水平。
建议所有患者降尿酸治疗的目标是血清尿酸低于360μmol/L(6 mg/dL)。长期血清尿酸浓度低于此值可促使导致单钠尿酸结晶的溶解,减少复发,缩小痛风石。对于有痛风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为促进痛风石溶解,建议使用低于300μmol/L(5mg/dl)的较低目标。
定期检测,长期维持血尿酸达标传统上,降尿酸治疗应在急性发作控制后至少2周后开始。然而,近年来发表的两项研究表明,如果急性发作得到充分治疗,在痛风发作期间开始降尿酸治疗不会延长发作时间。一旦开始降尿酸治疗,则应定期监测血清尿酸浓度,在达到目标前每月监测一次;达标后至少半年一次,确保维持血尿酸浓度持续达标。
然而多数患者坚持降尿酸治疗的依从性不佳(根据2014年的一项系统研究,仅有10%-46%),患者对痛风的病因及长期降尿酸治疗的认知不足是影响痛风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关键原因。
急性痛风的治疗需要快速有效地控制对单钠尿酸盐晶体的炎症反应,尽早开始治疗,从而减少关节疼痛和肿胀。建议使用NSAIDs、秋水仙碱或皮质类固醇。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用。在选择药物时,应仔细考虑患者的合并症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另外,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冰敷受累的关节可以减轻疼痛。
在开始使用降尿酸治疗时可诱发急性痛风发作,甚至可持续至血尿酸达标后数月,这会影响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在开始降尿酸治疗时进行患者教育,告知患者这一可能性,并可使用少量抗炎药物减少复发几率。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